-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题名: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研究    

作者:

 蔡涛    

学号:

 2003013    

语种:

 chi    

公开时间:

 公开    

学位:

 文学硕士    

培养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院系:

 国画系    

专业:

 美术学    

导师姓名:

 李伟铭    

导师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答辩日期:

 2006-04-17    

题目(外文):

 无    

关键字(中文):

 930年代 ;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 ; 留学日本 ; 前卫美术运动    

关键字(外文):

     

文摘:

在成立宣言中,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公开宣称他们与法国独立美术协会之间的精神关联,但实际上协会是与日本“独立美术协会”有着更加直接的关联,协会在宣言中回避了这一日本因素。本章回顾了各协会成立的历史过程并分析“独立美术协会”作为一种现代美术体制流入中国的现象。

 

第二章

协会成员都来自广东地区,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赵兽、梁锡鸿受到最初的现代艺术的熏陶,1928年该校学生发起罢免校长的学潮以及同校洋画系毕业生组建的青年艺术社帮助他们树立了官方艺术和在野艺术的对立意识。

 

第三章

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与日本洋画界的渊源使他们逐步确立了留东志向。在沪时期参与决澜社活动的经历,使梁、赵二人获得了参与现代美术运动的初步经验。

 

第四章

留学日本时期他们经历了川端画学校、日本大学艺术科、前卫绘画研究所所等阶段,尤其是前卫绘画研究所对他们参与现代艺术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表示他们的独立姿态,他们没有参加官方组织的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展览会,而自行组织了“中华旅日作家十人展”,这也是协会雏形期的公开活动。

 

第五章

1935年初协会在东京宣布成立,此后成员陆续回国。协会利用《艺风》杂志宣传自身形象,并推广超现实主义等新兴艺术,杂志主编孙福熙是他们的主要支持者。他们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回展和小品展,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回展,反响都平平。本章还关注了同年在东京出现的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中华新兴美术家协会。

 

第六章

协会在1936年初发生分裂,双方都在上海创办了艺术杂志,希望继续推动新兴艺术发展。此后梁锡鸿等人继续在广州编辑《美术杂志》,与代表官方势力的艺术家与思潮展开舆论攻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创作了现代主义风格的抗战题材作品。

文摘(外文):
  
分类号:

 J    

公开日期:

 2060-11-01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