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北宋两京地区墓主夫妇画像与唐宋世俗生活风尚之新变动 |
作者: | |
学号: | 2006076 |
语种: | chi |
公开时间: | 公开 |
学位: | |
培养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 |
院系: | |
专业: | |
导师姓名: | |
导师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 |
答辩日期: | 2009-04-17 |
题目(外文): | 无 |
关键字(中文): | |
关键字(外文): | Sung tomb ; the tomb owner couple ; one table with two chairs ; banquet ; celebrating hall ; Innovatio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popular social attitude |
文摘: |
墓主夫妇画像是汉魏以来墓室装饰的常见题材之一,然在唐代却几近绝迹,而到了宋代又重新在北方中原地区以“一桌两椅”的模式流行起来,并逐渐形成墓主夫妇宴饮的新主题。河南地区是北宋两京之所在,也是目前宋代墓葬发现墓主夫妇画像最为集中且最具代表性的地带。故此,本文试图从河南地区宋代墓葬中墓主夫妇画像所出现的新因素——如家居摆设、侍奉人物、供品以及画面所处的整体家居环境变化等——入手,将墓室周壁的相关表现题材有机地纳入到以乐舞宴饮为主题的墓主夫妇画像的讨论中来;通过考察墓主画像与其它图像之间的关联,使图像的解释空间得到合理地延伸。笔者认为:墓葬中一桌二椅及其供奉物品的陈设既是来自理想生活的需求又是营造地下之家的一个特定空间;围绕着墓主夫妇画像展开乐舞、备宴等侍奉活动传达出宋代世俗阶层的理想生活愿景。与此同时,文章还通过对宋代寿词的考察,进一步肯定宋代视墓室为“庆堂”与唐宋世俗社会对长寿的期待和祈求长久欢庆、子孙荣昌的普遍追求有关联,墓主夫妇画像正是这一观念风尚之下的图像表征之一,其最终指向一种理想的家庭图景,作为“孝道”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它体现了生人对死者的终极关怀。也正是这种对物质文化生活和家庭理想的新追求,促成了两京地区“墓主夫妇宴饮”这一新的象征图式的诞生和流行。
﹀
|
文摘(外文): |
The portrait of tomb owner couple is the common subject in the tomb
chamber’s decoration since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and which almost
disappeared in Tang dynasty. But in Song dynasty, this form re-emerged with a
new pattern of “one table and two chairs”, and gradually grew into a popular
new theme representing the couple in a banquet. |
分类号: | J |
公开日期: | 2060-11-01 |